贤妃想了很久,才明白过来。温婉的种种表现,不是因为她恼怒了郑王,与郑王生了嫌隙。而是把态度表现出来,让郑王内疚,后悔。她再打大度的两句话不说,就原谅。这样郑王以后就不会再如此对她了。可惜想法很天真。
贤妃笑着说道“挺有意思的。”温婉把连这个都可以拿来利用,把人心算到这个地步,还有比这更有意思的事吗?
陈先生跟沈涧本来还想问郑王在庄子上的事。但是见着郑王那一脸的喜色,就知道事情圆满结结束。
沈涧对郑王的脾性知之甚熟,应该是有天大的好事,否则,郑王不可能这么高兴“王爷,可是有着什么大喜事。”
陈先生也觉得郑王有点兴奋过度。如果只是跟郡主和好,不至于这么高兴的吧!
郑王很快就给两个人解了疑惑。将在庄子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两人。而两人的反应。一样是惊喜万分。
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天大的好事。这事一旦做好了,那就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大事,解了朝廷的大难题,立下了大功绩,定然会留垂千史。有了这一政绩,争夺储君之位又多了一分胜算。
陈先生感慨地说道“难怪宋洛阳有一次在信里跟我说,他正在做一件造福天下百姓的事。我还奇怪他整天窝在庄子上,能做什么造福天下百姓的事。原来是这等大事。”
沈涧感叹地说道“王爷,郡主。还真是,让我感慨啊!”不声不响。瞧着啥都没干。等干出来,准吓你一大跳。这次他被郑王重重惩罚了。原本心里还有一丝不舒坦。可是现在,却是深深得后怕了。万一郡主真有事,他万死难推其责。
郑王跟着两人商谈这件事。因为还要等着宋洛阳的折子,所以还要晚上一天。
在十里屯子上,温婉虽然面上很舒心的样子。可是让别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实在她内心里。是有着深深的遗憾的。去年这时,在庄子上。那日子过得。才真正的是逍遥如神仙。
温婉听到说。燕祁轩回到了京城里。
夏瑶点头道“淳世子爷已经回到了京城,现在还在家里养病。不过听说,现在比以前好了很多。郡主不需要担心。在江南都没事。回到京城,更不会有事了。”京城里名医汇集。燕祁轩心病去了,也确实没什么担心的。
郑王呈上了宋洛阳的折子“父皇,这是宋洛阳呈请上来的折子。这里面,详细记载着番薯种植,从下地到收获的过程”
宋洛阳因为不是官员,他的折子是没资格呈请上御案的。所以就由郑王代替帮忙呈上。
皇帝接过来看了,吩咐下面的人把户部尚书曹吟曹大人与工部尚陆展元陆大人。
“你们看看这个折子?提提意见,该怎么弄置。”两人看了折子,都瞪大了眼睛。眼里,全都是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