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处也难呐,他需要树典型,找几个‘看到改革的激励之後,燃起了拼搏竞赛的希望、快速进步出显着成果’的典型。镇洋中学的张铭指望不上,这个顾辙也可以嘛,多励志啊。”
袁鸿铭听完之後,才意识到对方确实不是为了私人关系,纯粹是改革前後的新旧优劣之争。
这事儿按说跟他没关系,但里面人情错综复杂,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结个善缘也不是坏事。只可惜,他也没权限直接C作。
好在,秦科长似是看出了他的难处,来的路上早就想好了一点,提醒道:“小袁,你也别着急,这事儿不会让你一个人推的,你能过,小柳就能过。
再说了,我是特地打听过的,这个邱成桐奖学金,要拿也有附加条件的吧,虽然每年都在调整,但听说之前因为留学生归国率太低,你们校方也有压力,
今年不是在考虑附加‘拿了邱成桐奖学金的学生,如果将来被公派交流,完成学业後也必须归国服务至少六年’。
我记得这个条款草案,是学的之前港大、南洋理工赞助学生的先例吧,无非他们是要求为赞助的外国公司服务六年,而我们是要求归国服务六年。”
袁鸿铭听後,眼珠子一转,解释道:“这个还没定呢,主要是上面也担心,如果这麽定,邱成桐奖学金的声望会下跌。
万一最有前途的那些学生,都不愿意接受、宁可不要奖学金也要保留留学後毫无法律瑕疵地为外国服务的自由。那我们到时候岂不是只能把奖学金发给次优秀的学生?那奖学金的档次就跌份了。”
秦科长听到这儿,立刻抬手制止了袁鸿铭继续说,然後握拳击掌、两手一摊:
“这不就结了!你们可以想办法试点嘛。这顾辙,我看真要是给他邱成桐奖学金,也不是完全说不过去吧?
那个‘如果将来能公派交流,留完学後必须归国服务,否则要给高额违约金’的条款,就可以先拿去试试嘛。偷偷给他寄通知的时候,附一份协议,看他签不签,让家长也签。
如果有人托底,这事儿再推下去阻力也小一些。咱也算是一举多得了,陈处证明了他的改革的优越X,你们也算公事公办,同时推进了一把奖学金附条件这事儿的可行X。
反正本来他就勉强符合,那些竞赛保送生质疑,就把剩下几个名额的协议推给他们,看他们Ai不Ai国签不签。他们不肯签也就堵了嘴了,反正高考补录这边表现最好的第一名已经签了,这奖学金也不掉价。”
袁鸿铭被这麽一说,越来越是心动,眼珠子乱转,觉得似乎确实是个一石三鸟的计策。
人家港大和南洋理工背後的赞助资本家,那可是至少拿出十万港币一年、四年累计四十万的赞助,才换取“学生毕业後六年服务期”呢。
人民币历史上要05年才进入升值通道,此前港币汇率b人民币还高呢,那些钱可不等於至少四十七八万人民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