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笑道:“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想提醒你,你说的烧热水等建议固然好,然而能看懂报纸的人和你想分享的人群是不会重合的。”

    能看懂报纸的都是什么人?定是读书识字的,除非像王卓以前那般确实时运不济才那般落魄,其余人家,不至于连口热水都喝不上,而连口热水都喝不上的人家,肯定是看不懂,甚至看都不看报纸的人。

    “那可不一定。”安然分析道:“如今不是有什么写信人,读信人吗,我就不信没有读报人,这报纸,不光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容,完全可以收稿嘛,不拘是什么民间故事,还是什么名人名言,只要投稿过来,合适的都能上报纸,我们还能给稿费,也算是个收入了。”

    “那你这不是赔本买卖吗?”

    安然笑盈盈道:“这你就不懂了吧,报纸有很多板块,自然可以分一个报纸板块,就比如说,今儿的生活小妙招中提到,用皂角洗手,可以更清洁,那这皂角,谁家的好用呢?咱们就在旁边广告板块提上一嘴,反正又不强求他们去买。”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

    安然正色道:“咱们大清的邸报都太过官方,且掌握在官府手中,官府通常口头传达政令,普通老百姓是接触不到邸报的,但我们报纸不一样,就像商品一样售卖出去,定个一文钱或者两文钱一张,报纸的内容是娱乐性的,老百姓最是喜欢。

    听人读报读多了,或许就有人想买回去看看,即使不认识字,但内容耳熟能详后,对着报纸熟能生巧,久而久之,那些常用字就都认识了,这其实是变相的,初步的,尚未成系统的扫盲班雏形。”

    胤禛的眼睛渐渐眯了起来。

    安然曾看过一些关于大清的报导,说大清施行的是愚民政策,她怕胤禛觉得此事不妥,劝道:“四爷,历史的车轮我们是阻止不了的,大清也不可能千秋万载,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架历史的车上为后世奠定更好的改革基础,让大清因此承受的代价小些,更小些。

    但四爷,只有世世代代的积累才能托举出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这世世代代,不是我们两人的世世代代,也不是那些朝臣世家的世世代代,是整个大清的世世代代,后世一个伟人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明理,从来不只是贵族的权利。”

    “我知道。”胤禛叹了口气,他若是没见过日后的山河破碎,没见过民生所受的苦难,许多事情或许还会有所保留,这是每一个帝王都会有的私心,但老天既然让他见过了,或许这就是在警示他,也是再给他一次力所能及的机会。

    “就这样,按照你想的去做吧。”

    不过在办这件事之前,安然先要将后宫诸事全都整合完毕,宫女二十五岁能被放出宫,但许多没有依靠的,即使是在冷宫扫地也不愿意出宫,毕竟在宫里,到底还能混口饭吃。

    若是出宫,无依无靠,年纪又大了,没人撑腰,最后要不就找个鳏夫嫁了,要不就是被旁人欺凌甚至被卖,倒不如老死宫中,好歹还有人收尸不是。

    宫里的人口结构,不光是这些年纪大的宫女,那年纪大的太监则更多,其中以中年太监占极大比例,清朝的太监是十分卑贱的存在,时常受到欺负和虐待,但如果不是年老无力,或者身患重病,是无法出宫的,这也就导致很多太监无法忍受从而自杀。

    当然,自杀者有,苟且偷生者也有,心存志向,想要往上爬的也比比皆是,这都只是一种生存手段而已,所以要想裁撤人员,节省开支,当务之急,是要给这些宫女太监们找到能在外生存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