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大家以前定下的租约和借据,我已经看过了,佃租轻则每亩一百斤,重则有超过两百斤的,这还没算租牛、借种和借农具的花费”。
民国时期,水稻的亩产视土地肥沃度一般是在四百斤至两百斤之间,也就是说佃农通常需要把自己一半甚至一多半的收成交给地主。
除了固定的佃租,还有其它很多各种名号的苛捐杂税,比如春季翻土需要跟地主借牛用时,要交一只三斤重左右的“牛脚鸡”当租金,逢年过节还得拿出瓜果、猪肉、糕饼等礼物献给地主,否则来年就很可能因为“不懂事”而租不到地。
就算你家中自己有田,不用跟地主交租和送礼,那你也必须分摊承担全村需要缴纳的政府税收,因为地主总有办法把税赋转移到你的身上,然后逼得你破产把土地卖给他。
如果遇上年景不好,农民还不得不跟地主借粮借钱才能活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