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点的右侧,不知道是谁摆的厚实铁盘子做靶子,距离50米的靶子上面中心已经被穿了,留下了个类似乒乓球大小的窟窿,靶子的外圈弹孔则是稀少许多。

    而100米的靶子弹孔散布就分散许多了,但不过靶子上的弹孔还是中心分布比较多。

    150米靶则是每个子弹孔分布间距,则是没有任何的区别,200米的靶子弹孔寥寥无几,靶子都挂歪了,看着就像是凑数的一样。

    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之后,有军事分析家认为步兵轻武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射击300米目标,只要在150米内有效就足够了。

    所以就把有效射程远的长枪管的M16,换装成近距离火力强大的m4,而这一举动在巴比伦战争中得了士兵的好评。

    因为巴比伦战争,主要是城市作战,而在城市中的战斗距离比阿富汗山区要近得多,而且即使在城郊作战,这些机械化部队成员都没必要用手中的轻武器去对付300米外的目标。

    北约的体系化作战,再加上强大空军,这让美军有了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班级就可以直接呼叫空中打击了。

    说白了就是轻步兵发现目标,就喊他妈炸你,一发炸不死就来俩发,俩发炸不死就来十发。

    所以由于美军作战方式的改变,之后所有的国家都不再重视轻武器的射击距离问题,轻步兵主要任务从攻坚变成穿插侦察,中近距离作战了。

    以至于远距离射击不再是重点训练项目了,训练重点变成了以适应城市巷战和CQB模式了。

    美军这一改变的影响,经过十多年过去之后,远距离的精确射手就少了许多,也有可能都被火炮飞机给炸死了。

    王涛没展开手里mk14带的两脚架,而是直接端起mk14来用站姿开始射击,首先王涛瞄准的靶子是距离最近的50米靶子。

    由于50米的靶子中心都被打烂了,王涛选择瞄准的位置是靶子外圈,反正哪里是中心点他自己说了算。

    “砰!”

    因为身为猎人的王涛瞄了就开枪已经成习惯了,所以扣动扳机特别快,给用余光看着王涛的托比亚斯惊到了。

    大哥,你瞄了吗?就开枪?这是练枪还是在这玩呢啊!

    还没等托比亚斯惊讶完,王涛又连续扣动扳机,枪声一发接着一发,容量二十发的弹夹在不到半分钟就被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