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师从师部抽调了一个炮兵营和刚刚满员的125团1营补充125团,142旅抽调麾下177团进入九华山东麓。
满员满装的125团加上以步兵见长的176团177团,三个团对三个团,即便革命军这边还有一个团的后备兵力,他们觉得革命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毕竟125团可是北洋嫡系的王牌主力团,普通团的炮营不过区区12到18门重炮。加强团的炮营配置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如今人家除了被秦晋抢了的炮不算,现在汇集了125团自己残余的1门75毫米山炮,2门75毫米野炮。新调来12门75毫米野炮,6门75毫米山炮。2门105毫米榴弹炮,22门75毫米迫击炮,4门150重型迫击炮,共计重炮23门,迫击炮26门。
21师算是把整个师压箱底的宝贝都掏干净了也要力挺125团,可见祁奉贤在北洋军里还是有足够的底蕴和人脉的。
11旅3团并没有什么重炮,直面满血复活的125团只是短短三天就被打得退出了阵地。陈兰庭不得不将3团调回和1团换防,同时将秦晋率领的百多号人的突击营调往东线和125团这个老对手死磕。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125团好像从来没有在秦晋手里讨过好,所以派秦晋过去起码心理上是觉得可以克制125团的。
刚布置好防御阵地,他们又成了1团的排头兵,沿着九华山突出的山麓一线,秦晋东边是新调上来的11旅1团,西边是原来的老邻居2团。
这次他没有了地势优势,大家都在一块平原上对敌,这不利的地势一时间让秦晋也是非常头疼。
因为对面的125团可不是176团那种以步兵为主的传统强势团,而是不管从重炮火力,骑兵机动,轻重单兵火力配置上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强团!
秦晋将炮兵阵地集中在自己阵地中心,步兵两翼分开,由于人不多,只能多挖阵地壕沟,不管是虚张声势还是给弟兄们更多的战场移动流转空间,善于土工作业是战争的基本功。
为了避免被别人探知自己的实力,各种阵地修是修了不少,但是多余的炮和重机枪他是一门都没有拿出来。
秦晋原本是想和别人联合一下,这样大家共同进退起码互相也有个照应,可是他发出邀请后却久久得不到回应。
对此秦晋也只能自嘲一笑,真特么是靠山山倒,唯有自强才是唯一出路!
告诉下面弟兄们这以后的战斗能抓活口就尽量抓活口,这最好的战士他往往是在战场上才能检验出来的,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和心思去训练战兵。
这俘虏变士兵,士兵变兄弟,这套流程他比训练新兵还熟。
一连三天的土工作业下来,两边的双方都各自试探了一下火力,唯独秦晋中间这块儿,除了满阵线的土耗子,硬是连一枪都没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