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楚再知道敦亲王妃进宫和皇上下达的圣旨之后,她行事变得更加小心谨慎,表面上处理什么样的公务,做什么事情都会跟皇后禀报一样,实际上皇后想要拿捏星楚也不是件什么容易的事情,私底下对着剪秋说道,“宫除了讨厌莞嫔之外,最讨厌的就是温嫔这种看似恭敬,却时时刻刻不恭敬的人。”所有的恭敬都在表面上,实则是最拿捏不了的。
皇后也让剪秋赶紧去催安陵容,再这么下去,后宫就没有安陵容的一席之地了,因为皇帝在甄嬛那里讨了主意之后,第二天就看了华贵妃,并且宠幸尤胜,毕竟皇帝还要安抚住年羹尧,现在年羹尧跟敦亲王没有什么瓜葛,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一次他要分开两次收拾这两个人。
所以皇帝训斥了那些私底下谈论年羹尧功绩的人,召见年羹尧,再次称对方是自己的恩人,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压根不提骁骑营的战绩。
这一步既是安抚了年羹尧,又是让舒穆禄去刺激敦亲王。
果然,敦亲王再一次上钩了,“皇帝压着你的功劳不给进封,又扣着本王的女儿养于宫中,你这忠心怕是忠心错了人。”
“王爷,臣也难办呀,若是说臣不想要功劳,为何拼死拼活的去战场上?皇上为了安抚年大将军,抹掉了骁骑营的军功,虽说私底下给臣一些赏赐,但这些赏赐臣分下去也堵不住底下人悠悠众口啊!”
舒穆禄现在扮演的就是一个控制不了底下人,到处求主意的人,这样敦亲王对他的疑心也会慢慢的减少,被逼到这个时候,敦亲王觉得他们两个是同命相连。
所以这一次,敦亲王将自己的造反计划说的更详细了,舒穆禄也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看守皇陵的十四爷,“哎呦,我的王爷呀,十四爷可是皇上的亲弟弟,哪有亲弟弟造亲哥的反。”
“诶,你莫要担心,若是以前恐怕不会,但现在十四可管不了这么多了。太后在宫中一直病着糊里糊涂,十四多次上奏请求回宫看望太后,全都被皇帝驳了回去,十四都担心,皇帝暗害太后。”八哥九哥还被皇帝关押着,手底下大多是文臣,文官造反十年不成,但是老十四不一样,他可是当年的大将军王,为了久病不愈的太后,十四也会争一争。
两人私底下谈论了这些,很快就被舒穆禄汇报给皇帝,皇帝冷笑,瞧瞧,这就是他的好弟弟们,全都盯着他屁股底下的龙椅,“敦亲王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回皇上的话,现在敦亲王只是在拉拢和组织,臣预测真正举兵造反,怕是夏初,敦亲王那意思,想着皇上今年去圆明园的时候开始动手。”
圆明园管理没有宫中那么紧,刚过去怎么着也得慌乱一段时间,所以那个时候敦亲王觉得是最好的时机。
皇帝不语,一边在思考着时间还有自己的胜算,一边摸着天子剑,剑已出鞘不见点血,是收不回来了。
皇上想起敦亲王,就能想起那一天晚上甄嬛出主意的模样,所以他不打算去碎玉轩,反而去了景阳宫,“朕听皇后说小厨房这一个月节省了不少的银钱,你跟敬妃将这件事情打理的很好,朕要好好的赏赐一番!”
星楚悬着的心终于要落地了,她就知道狗皇帝一定会试探她,幸好这段时间做的够温顺,所以装作一脸惶恐的样子,“皇上让臣妾协理六宫,做什么事情那都是份内,哪有做好一件事情就来讨赏的,说了下厨房的事情,也只在臣妾宫中、咸福宫和钟粹宫三宫实施,现在看起来还好,等到六宫全都这样做,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了,皇上现在赏了,到时候还是要笑话臣妾。”星楚连忙推辞。
皇帝非常满意,“朕都听说了,你对皇后时常恭敬,就算是协理六宫也没有越过皇后,果然是不辜负朕给你的这个封号。”
那皇帝嘴里对皇后不恭敬,僭越皇后之责的人是谁?连想都不用想说的,肯定是甄嬛,又拿着近期敦亲王之事,再次试探,“皇上,这事儿不是有了定夺吗?臣妾给自己脸上贴个金,皇上莫笑,这种事情后宫不得干政,说白了,后宫的女子见识少,不懂这些,臣妾最多能做一些帮助皇后娘娘协理六宫的琐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