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该如何将粮食散出去,还是要由身处一线的管休决定。
反正经此一事,魏哲对管休的能力已经十分放心了。
不过很快戏志才又提出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
“眼下农时已过,即便我等将蒸谷送去,恐怕也收效甚微。”只见戏志才颇为无奈道:“况且三韩与中国不同,只有春耕而无秋耕,此间农夫并没有种植宿麦的习俗,蒸谷之策想要见效恐怕还得另选时机。”
所谓“宿麦”就是冬小麦。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
汉武帝时曾派汜胜之为轻车使者,巡视关中,劝种宿麦。
《汜胜之书》中就对宿麦的耕作有着详细的记载。
但即便宿麦在前汉就已经推广了,可直到现在也没有在全国普及。至于三韩之地就更不用说了,恐怕连宿麦是什么都不知道。
故此听戏志才这么一说,魏哲不由眉头紧皱。
还真是这个道理,农时不等人,三韩的农夫也是知道时令的。
如此一来这些处理过的蒸谷即便流入三韩,但经过东夷人大半年的消耗之后也剩不下什么,来年恐怕也是用新粮做种。
念及此处,魏哲不由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只见他眼神决然的拍案道:“那就再等一年。”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为了朝鲜半岛日后的千年格局,魏哲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反正好饭不怕晚,只怕吃不到嘴里。
闻听此言,戏志才顿时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