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门小说网>玄幻奇幻>阳华 > 第五章:传统的()
    第十二章: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1.拜占庭的出现:图拉真皇帝及其继承者将其纳入罗马帝国统治,成为了欧亚两个重要的港口。查士丁尼Justinian I企图恢复罗马帝国,夺回了部分西罗马领土,但很快又被蛮族占领。随后反攻波斯帝国,但又被阿拉伯威胁,阿拔斯王朝建立后,两国之间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拜占庭帝国领土大幅度缩小。

    2.拜占庭的黄金时代:希拉克略Heraclius皇帝将行政军事化,军农合一,农民们为军队负担了巨额的赋税。在9世纪到11世纪的黄金时期,拜占庭称为商业中心,再次发动征服战争,拜占庭人信仰东正教,并传教给俄罗斯,与穆斯林未发生冲突。

    3.拜占庭的衰落:1204年首都落在西方蛮族手中,然后遭受到突厥人的威胁,时任拜占庭皇帝以极大的商业利益求援,但没有要来雇佣军,反而是十字军。拜占庭受到拉丁人创伤极深。

    4.拜占庭的灭亡:拉丁帝国成立后,拜占庭帝国用几十年又重新富国,但最后被奥斯曼帝国入侵,于1453年彻底灭亡。

    5.拜占庭的遗产:起到了凭着作用,使西方文明发展,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挽救了文化珍品,传播了基督教。

    第十三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1.隋朝和唐朝:再次实现了统一,隋朝因暴政而灭亡。唐朝最明显的成就是帝国扩张,隋唐采用均田制,唐朝还建立了科举制度,唐朝首都长安挤满了各地方的人,作为商人来到中国,此时思想较为自由,最终朱温废黜唐朝末代皇帝,进入五代时期。

    2.宋朝的黄金时期:宋朝在对外关系上较为被动,但宋朝在文化领域达到了顶峰,瓷器的制作,印刷术的发明,商业革命以及占城稻的引入,海上商道占主导地位,但没有产生过大影响。

    3.元朝的统治:蒙古人执行传统的儒家帝国的仪式,依靠免除儒家文士纳税收买人心,但统治仍不够稳定。忽必烈死于1294年,继位的是他的孙子铁木耳,之后的大汗大多软弱无能。

    4.明朝的民族中心主义与内向性:朱熹的着作被认可,终结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国历史的延续性再次体现,明朝中期开始反对航海业,下达禁海令,中国文明从此与西方文明脱轨。

    5.日本的发展:6世纪中国文明传入日本,佛教称为文化变革的媒介,大化改新于645年开始,按照唐朝为样板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政权,这期间藤原家族完善了摄关政治。

    6.日本的封建制度:有势力的地方家族和佛教团体对土地贪得无厌,帝国军队也随之瓦解,征兵制度于739年被废除。军事职务转向宫廷贵族,反对者武士夺取了天皇政权,建立幕府。

    7.日本的内向性与孤立:西方海上军事技术的发展导致了17世纪初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但日本结构松散,19世纪迅速瓦解。

    第十四章:革命的西方文明

    1.西方的多样性:西方阶层分为三类,祈祷上帝的人、战争的人、以及经商种田的人。教会制度、采邑制度以及封建制度的合体促进了西方的多样性,封建制度即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度指庄园制度,教皇此时的权力也增强。城市也因多样性产生。

    2.地理背景:西方自然资源丰富,免遭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河流终年不冻,方便交通和水源供给,生产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