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普洛格勒机械制造厂和南方机械制造厂的共同助力下,它直接成为世界上第六大战略导弹生产国,令人闻风丧胆的SS18、SS24型导弹,当时是乌克兰的“明星产品”。
还有隐蔽性极强,外表和普通火车车厢一样的SS25铁路车厢式导弹,能够轻松躲过卫星的侦察。
苏联第一颗通讯卫星用的运载火箭,也是这里生产出来的,靠着这些军工产品,乌克兰每年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在乌克兰黑海沿岸还有三个大型水面船只建造厂,要知道当时苏联也不过只有六个而已。
那里不仅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诞生地,还是苏联唯一能够生产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地方,每年产出大量驱逐舰和巡洋舰。
靠着军工产业支撑,乌克兰的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在人口只占全球0.8%的情况下,乌克兰的经济总量却达到了全球的5%。
按理说,乌克兰人的生活水平应该能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才对。
更不用说,乌克兰还号称欧洲粮仓,每年产出大量的糖、土豆、天然气以及石油。
可即便如此,其人均收入也只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1/7,这令很多乌克兰人感到不满——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撺掇下,他们觉得是苏联趴在乌克兰身上“吸血”!
正因如此,乌克兰迅速掀起了一股独立风潮,人们高喊着“想要富,先独立”。
在1991年的民意调查中,有91%的投票者表示“不想继续再在苏联生活”,这也是乌克兰后来走向独立的重要原因。
直到多年后人们才醒悟,他们过去陷入了“骗局”。
过去的乌克兰之所以辉煌,是因为他们用远低于自来水和茶水的价格,从苏联获得天然气和石油,而这也是苏联当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只谈“付出”,不谈“收获”,这明显是有失偏颇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乌克兰人在苏联解体多年后感到后悔,觉得乌克兰后来30年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那么乌克兰发展30年发展出了怎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