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管理晾房之后,家里人终于吃得上饱饭了,所以他很感谢李娴韵。

    李娴韵将晾房打量一遍,笑道:“你把晾房管理得很好,以后晾房所有的事宜都归你管,有什么事情直接向我汇报就好,此外,我还会给你涨工钱。”

    李娴韵知道百姓们手里面没有钱,很多人急需用钱养家,所以她规定工钱一天一结。

    托托又惊又喜,“多谢公子。可是,哈布那里……”

    “放心,我会跟他说,哈布管理的事情有些多,分身乏术,得给他减轻负担。”

    清香阁和杏芳斋需要的蜜饯比较多,作坊扩建、再招人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眼下,她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加规范的管理网,除了将作坊、晾房、收购的权利各自分离出来之外,还要建立专门的账房,每一笔收支都要记录好,她会不定期地查账,只有管理规矩了,所有的活计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李娴韵见天色不早了,便打算离开,刚走到马车跟前,哈布便急匆匆地赶来了,脸上还带着汗。

    关于作坊里发生的事情,他已经听说了,十分愧疚地对李娴韵说道:“公子,实在对不住,没有把人管好。”

    御人之术最上层的方法便是收买人心。

    怎么收买人心,便是急别人之所急,忧旁人之所忧。

    “你除了负责村子里的事情,还要照看作坊这一大摊子,确实忙,被人钻了空子不是你的错。”

    哈布颇为感动,“多谢公子体谅。”

    李娴韵笑道:“老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后梁和后唐有两个很大的商家想要订咱们的蜜饯,以后需要收购的水果会很多,而且人手这块也不够,需要再招。”

    哈布一喜一忧,喜的是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忧的是他害怕做不好。

    之前李娴韵在的时候,他处处负责听命就好,可是李娴韵走得这些日子,哈布才深深地认识到李娴韵的不容易。

    许多事情需要他操心、布置,繁琐冗杂,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有时候被压得都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