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经发现过一个清代的王爷墓,在里面有一具完整的尸体,人已经成骨架了,但是在这个王爷的手上,在他的大拇指有一个白玉的扳指,人们在那上面看到了真正的血沁,不过是在扳指的内壁上,有一丝淡淡的一层红色而已。
据说这是真正靠血沁入形成的血沁,但是这种东西极其罕见,而且一旦出土,时间不长就会慢慢消失。
曾有人拿着一个脸盆大小,浑身布满了血沁的玉雕貔貅,跟朋友炫耀,‘看看,哥们这回可发大财了,这是汉墓出土的,这么大的一个东西,带满血沁的!’
您说这不是瞎胡闹嘛,那得多少血才能把它沁出来啊,估计用一头猪泡着兴许能成。
给玉做沁的方法很早就有,在建国前做沁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先把玉烧热了,然后把狗肚子剖开再塞进去。
或者是把羊腿割开一个口,把这玉烧热了放进去。
最简单是放进鸡的身体里面去,然后把伤口缝好了,再把动物的尸体埋到土里放置一年,再出土时,玉上自然就形成了一块块的血沁,所以圈里人称这种玉为“狗玉”、“羊玉”、“鸡玉”。
那么现在人作假就不这么残忍了,也简单多了。
最简单的方法,用铁锈,首先把玉放到铁砂中,然后灌满醋,浸泡一段时间,利用酸把铁腐蚀下来,再融入玉石中,同样可以出现类似于血沁这样的现象。
等这种假血沁形成后,再除掉玉石残留的气味。
‘黄金有价玉无价’,国人对玉的追捧已达白热状态。所以这造假的事儿也就屡见不鲜了。”
听完张天元这番话,老人家似乎是有些感慨。
以前还觉得自己对玉石那是非常了解的,就算是不经常玩玉,也应该不会看走眼什么。
可是这会儿听着,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新手,其实什么都不懂。
柳怜听了张天元的话,也是有感而发,说了一件自己曾经遇到的事儿。
前段时间刘先生出了一趟差,到和疆转了一圈,回来就和朋友讲,“真长见识啊”。
要说这刘先生在古玩圈里也算是有点名气了,对于玉石这一块虽说不是行家,可多少也见过一些,再加上夫人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一般的东西还真蒙不了他,是什么事情会让他有这样的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