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卡普里维也是军人出身,还是退役陆军少将,但是与俾斯麦相比,卡普里维更加温和,更善于解决国内矛盾。腓特烈三世让卡普🌱🂸里维执掌大权,就是💐希望由他来解决日益突出的内部矛盾,特别是传统实力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帝国的内部稳定,增强发展势头。
更重要的是,卡普里维🞖的影响力远不及俾斯麦。
说得直接一点,由卡普里维担任代首相,等于让腓特烈三世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能够更加直接的掌管政务。
要知道,俾🉤斯麦在的时候,腓特烈🚂🐥三世很少干预政🈜务。
对冯承乾来说,这也是好事,因为卡普里维不会像俾斯麦那样反对海军建设,最多只是发发牢骚。📲🞴😛
结果🚜🔋就是,冯承乾在年底🔾🆑提💙💍出的海军造舰修改计划,根本没有遭到反对。
按照🚜🔋冯承乾的规划,帝国海军将在未来五年之内,以每年一点五艘的速度建造新式主力舰,到一九零三年底,实现十艘主力舰在🌜⛢役、六艘主力舰在造的目标,并且同🚸😆⚭步扩大辅助战舰的规模。
如果该计划得到落实🙦🌥,帝国海军🖧🕃将在一九零五年左右超越🏏俄国,成为全球第二。
当然,第二不是冯承乾的目标。
为了避免触怒英国,冯承乾公开宣称,帝国增强海军实力完全是为了应对波罗的海方向上的新威胁,👿🎨📧即沙皇已🚋👳经决定扩大海军规模,把波罗的海舰队增加一点五倍,从而对帝国海军构成压倒性优势。
有趣的是,这个说辞根本不过关。
原🆗🏰🝭因🚜🔋很简单,沙皇决定扩充海军的根源不是增强波罗的海舰队,而是应对远东地区出现的威胁。
不管怎么说,冯承乾为帝国海军扩充舰队规模找到了一个较为充分的理由。
拿到钱📒🚓💻是一回事,怎么花掉钱是另外一回事。
顺利获得📨拨款后,冯承🞖乾花了一个月,专心处理海军的技术问题,详细🏻🟔🜺规划计划建造的新式主力舰。
十多年下来,冯承⛾☚乾🙦🌥对帝国的技术实力也🞲算了如指掌。
相对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火炮、特种钢材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比如甲午战争的海战就已证明,帝国制造的大口径火炮的性能超过了英国火炮,甚至比口径更大的英国火炮都有优势,而帝国制造的装甲钢也更加优秀🐝🀴🀼。可是在一些较为传统的领域,比如动力系统上,帝国就没有任何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