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依旧有十人,不过这天起,李森就引入了“个人能力训练”的任务。
第三天,就只剩下艾羚和她闺蜜、闺蜜男友三人。
而且自己很明显看出来,似乎她的闺蜜情侣二人组并没有来继续体验的意思,由艾羚陪他们,变成了他们陪艾羚。
在当天的训练结束,艾羚准备离开之时,李森忍不住问了她一个问题:“想体会真正的配合吗?”
他还记得艾羚当时惊讶又带着兴奋的表情。
体验课结束后,正式报名的,也只有艾羚一人。
不过她很快就后悔了。
体验课时,李森没有开口指点过谁,只是简单讲了一些训练方式。
但正式报名以后就不一样了。
让他自己来评价的话,两年前的自己,脾气更臭,给学员作评价和复盘的时候,言语间比如今更夹枪带棒。
这都是秉承当年的“心理压力流”训练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选手,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
当然,时至今日,李森自己也不确定,这样的训练方式到底是好是坏。
不过至少有一点李森可以保证,自己手下走出去的队员,状态虽有总会有起伏,不过从没听过谁被网络喷子骂破防过。
艾羚本人的性格其实是有点柔中带刚的,平时是不怎么和人起冲突,但心底非常好胜。
最初做个人练习还好,只需要看数值达没达标,没有具体评价的必要,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入训一周后,当艾羚开始参加训练赛,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虽然她从不顶嘴,但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艾羚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