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叔叔,我,”我紧锁眉头,十足为难。
他便又道,“回去多考虑,别急着做决定。锦书呢,我已经教训过了,往后她不敢再这样任性,你可以放心。”
我只好带着满腹犹疑又回去了,但是锦书的话一直在我心里,她那几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她叫我亲自去问慕椋,可我看着慕椋的脸,即便心存疑惑也是迟迟问不出口,一次又一次无疾而终。
我把易叔叔的意思和他说了,我没有给任何表示,只是想知道他真实的想法。我也做好了准备,如果他最终决定留下来。
可是他仍然坚持当初的决定,我还是有些吃惊的。
“任何人都动摇不了我的决心,我只想和你远离是非,平安度日。只要你开心,这便是最好的决定。”
当真是天下最好的慕椋。
于是过了几天,我们再次和易叔叔辞行,行礼也都收拾妥当。
“慕椋,清华可就交给你了,莫要欺负她。”易叔叔嘱咐道,又郑重地拍了拍慕椋的肩,道,“不论什么时候你想回来,我和琛儿随时欢迎。”
他大叹一口气,道,“你走了,我又该倚谁为上呢?”
慕椋沉吟片刻,道,“将军,里梁僵持日久,反秦大业困阻重重,慕椋苦思,唯有一计方可破解此局。”
“将军应不惜一切代价,与君赵结盟,一来可大挫东秦锐气,乱其军心,二来,可令章少游首尾难顾,将军便可乘机将晖幽攻下,直取咸阳。”慕椋进而道。
“然而赵国归附东秦之心,天下皆知,就连君长秋登基大典,也是东秦九公主亲去道贺,我担心,一旦秦赵联姻,天下局势定有一场大变。”易叔叔说到此处,复劝道,“慕椋啊,真的不能留下来继续帮我吗?”
慕椋拜道,“将军之恩,慕椋何以敢忘?今后不管慕椋身在何方,所谋何事,誓不做半分有损魏国和将军之事。”
他仔细分析道,“我此前往邯郸救清华,与君长秋见过一面,这个人,和他父亲软弱求安的个性远不一样。君长秋野心勃勃,行事往往出人意料,诡怪难辨,或许他并不满足于只做东秦的马前卒。看起来做不到的事,在他面前,也不无可能。结盟一事,我认为尚有商量的余地,将军不妨一试。”
易叔叔点头,道“听你如此说,的确值得一试。”
经过一番嘱托拜别,我们准备动身,易叔叔眉峰愈加紧锁,似有天大难解之愁,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摆摆手,道,“算了。你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