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应。杜淹,长孙世安三人都是惭愧不说,只道李重九是安慰他们,张玄素在一旁道:“三位不必灰心,我军已攻破了轩辕关,眼下两路并见。洛阳之围旦夕可解,郑国无事了。”
三人听后这才从大败中的阴影稍稍恢复回来。
而偃师的百姓得到赵军的军粮后,数千百姓都是感激不尽。赵国大军乘势向洛阳而去。
过了偃师,洛阳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没有了,下面就是宽阔的河洛平原。当年周公经营洛邑,形容此地道:“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自古兴衰更替。必取决于中原。
河洛平原,处于中原腹地,有河、雒、伊三川纵横,当年秦灭周王室后,在此置三川郡。
杨广称帝后,听相士庾季才之言,将都城长安迁至洛阳。后杨广率十几万骁果军南下江南,离开洛阳时对留在洛阳宫女作诗。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最终杨广离东都一去不回。
而李密为取天下,数战王世充于洛阳城下,但最后于偃师城下功败垂成。王世充击败李密后,本可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但他名望不够,以西域胡人的军阀身份,为洛阳士族公卿所排斥,故而以兵夺权。强行窃据帝位。
但没料到遭到众叛亲离,李唐大军一出关中,洛阳诸位周边州县,不战而降。李唐扫平洛阳四周后,李世民率大军围攻洛阳,希望一战而克,但最后功亏一篑。
现在洛阳城雄伟的城郭,就在李重九眼见,更远处乃是绵延起伏的邙山。洛阳城郭下,伊水流淌,这三川汇聚,伊水直通黄河,也是千里大运河的起点。往日大隋在洛阳建都时,在城东建上亭宫和华林园,但李密与王世充在此一战后,往昔宫殿皆是成土。
李重九驻马于山坡,伊水从旁而过,赵军铺路架桥直渡伊水,河洛平原上遍布赤红色的赵军战旗,赵军士卒精神百倍,齐头并肩,人马好似泛起的大潮般。
李重九思绪万千,年少之时,自己被殷开山通缉,千里流亡至洛阳,那时一文不名,只是来洛阳一睹王都气象,而今日李重九已是一朝帝王,手提十万大军再至洛阳,想起往昔种种,长乐公主已为他的娇妻,堂堂齐王则为他的妻兄,而当年峨冠博带,与自己谈笑古今的李密已是作古,昔年笑语嫣然的李芷婉已是永不能再见。
恰如流水迢迢,光阴荏苒,十年后的今日早已是物是人非。
“陛下,洛阳已至,围攻洛阳城的唐军,已是向西退走。”
“知道了,再探!”
“陛下,我们前锋骑兵已渡过洛水,洛阳城城墙之下。”
“就地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