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承庆言道:“府库不足,我等幽州士族自当进献薄力。”
高徐道,赵何然亦言道:“正是,我等也愿意一并出力。”
李重九哈哈一笑,言道:“在此之际,大家能众志成城,竭力而为,我实在欣慰,不过我这次并非只是向大户商贾,而面向整个民间。”
“上谷公……”魏征刚要出言反对。
李重九伸手一止,言道:“众所周之,我们只是眼下无钱,而来年秋粮税赋一旦征收,即可保钱粮无忧,故而我决定幽州府的名义向民间放债,称为民债。”
“民债?”
众人一听皆是不知李重九这新名词的意思。
李重九言道:“所谓民债,就是以我幽州府的名义,向民间借贷,我以百钱为额,向民间借贷五万贯,持债者次年二月后,可至幽州府来兑换,年息为半成,你们意下如何?”
听了李重九之言。众人这才恍然,不过年息半成。对于很多有余钱的富户百姓而言,这可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若是李重九可以还清这笔贷款。相信不少人愿意借贷,唯一就是信用的问题了。万一李重九欠债不还,或者战乱一起,李重九丢了幽州,那么这笔钱到时候问谁去讨。
众人听了李重九的话后,议论纷纷。
李重九却有十足把握,这现代国债之法,在宋末时早有通行,只是当年行此的宋徽宗。也是逼不得已为之,结果在民间留下滔滔骂名。
但李重九不仅有利息,而且还限定归还的期限,对于众人而言,将钱借贷给州府,就比较新鲜了。
不过消息一出,从原先的摊派到每人头上的募资,至现在的民债,无论如何。名义上好听了许多。
卢家府内。
卢子迁正在榻上品茗,他的茶碗内乃是蜀地来的贡茶,在这四处战乱,道路断绝之时。卢子迁能喝上蜀地的茶汤。不得不说是卢家的本事。
卢子迁将茶碗一盖,冷笑言道:“民债,真是天大的笑话。你真以为李重九会还这笔钱吗?不过是换个方子从我们手里拿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