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不仅仅是这样。如果只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根本不需要李宽如此兴师动众,只要李耿和李义协稍微放出一点风声出来,自然会有许多书院跟风。其他的不说,我们渭水书院不是就已经在准备跟他们出海吗?”
长孙冲的这话,让郑海无法反驳。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明天我们也一起去现场看一看,听听李宽到底有什么高见要抛出来。搞得规模这么大,要是到时候没有拿出什么东西出来,那李宽丢脸可就丢的大了。”
郑海的这个想法,是长安城中许多勋贵子弟的想法。
所以第二天,观狮山书院成为了长安城的焦点。
一大早,就有许多人纷纷涌入到观狮山书院。
特别是一些没有什么身份地位,但是又希望能够过来聆听李宽讲座的人员,更是早早的过来,就为了提前占据一个好一点的位置。
这么一个盛会,《大唐日报》、《长安晚报》、《曲江日报》这些著名的报刊,自然也纷纷派出了自己最拿手的写手过来。
甚至《月亮报》这样的报社,也都安排了人员过来。
可以说,这是贞观十七年开年以来,影响力最大的一件事了。
“文兄,你们《大唐日报》的消息最为灵通,知不知道今天楚王殿下的讲座主题是什么?”
观狮山书院大广场中,祝之善看到文达明已经占据了一个好的位置,随时准备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一篇新的报道,立马挤过去跟他打招呼。
“祝兄,我跟你知道的一样多。这一次的讲座,楚王殿下并没有提前告诉大家他要说什么,但是从今天的规模上来看,肯定会有一些重磅消息出来。”
虽然祝之善服务的报社是自己的对手,但是文达明跟祝之善认识这么多年了,私交还是不错的,倒也不至于不理会人家。
“莫不是他又有什么新的理论要放出来了?”
祝之善的这个猜测,同样是许多人心中所想。
毕竟,观狮山书院也好,还是其他书院,格物学院、算学院等许多学院的新式理论,都是出自李宽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