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铨和刘江、王元各自带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很快就发现,四缸三胀式蒸汽机的热效率最高,再增加汽缸数量的话,只能增加蒸汽机运行的平稳度,但是蒸汽机的作功效率反而是在降低。
三个团队都在尽可能地实现蒸汽机的小型化,意图将蒸汽机装配到马车上面,显然这方面的难度已经超过了目前的金属加工技术水平。
“为什么不想着把它先装到船上面,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李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虽然谁也没弄懂轮船是啥意思。
这些人在李岌的启发下,而且很快就弄出了简易设计图:把蒸汽机装到木船上,带动两个如同水轮机似的巨大桨轮……这确实是轮船。
李岌被这种装备巨大明轮的东西弄得哭笑不得,虽然这确实是最初的轮船。
好吧,还得给他们讲解阿基米德螺旋桨的知识……
实际上明轮船的制造技术要比螺旋桨船更复杂。
蒸汽机的发明对于所有的屯田区来说是个巨大的喜讯,特别是在平原地方的屯田区,v如果有了蒸汽机所驱动的抽水机就再也不用担心水车低下的汲水效率问题了,另外就是新建机器工坊也不用再受到河流、水坝的限制。
问题是这蒸汽机的产量,何铨和刘江咬着牙给报出了年产200台的数字。
这离真正的推广和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农业社会,一个王朝的疆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交通问题所限制住的。这交通问题不解决,李岌自认为北地草原、西域和南方问题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强大的蒙元帝国实际上一直是处于各自为政的分裂状态下的。
……
五月,安元信作为朝廷的使者到了荆州。
兴教门之变后,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称王自立,建南平国,其后因安从诲派军讨伐,干脆背叛唐廷,投靠吴国,改向吴国称臣。
只不过在高季兴病死后,其子高从诲又背弃吴国,重新归附朝廷,被李嗣源重新任命为荆南节度使。
李岌在平定洛阳后,继续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并加封检校太尉一职,以示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