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三章剑拔弩张(三)
次日上午十点半,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跋涉,安毅一行和各大寨土司头人来到了南面的边⚸🖋境寨子下帕瓦。
下帕瓦大寨坐落于南垒河西岸,是“卡瓦族”(现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与西南面的摆夷族老高寨和河东寨、北面回族人居📚住的故镇、南面十公里的马雷镇紧紧相连,是整个滇南民族杂居的典型地区🅾🌉。
安毅一行两百余人,顺着数百年来一代代人凿出的石板山道,蜿蜒而上,绕过随处可见的芭蕉林和斑竹丛,穿过一棵棵🀿参天大树笼罩的树荫,在四周萦绕的花🂸📤香和百鸟的吟唱中,拾级而上,耗费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半山腰一个宽阔的转角处略作休息。昨夜一起欢宴的土司头人如今只剩下四个跟随,四个土司头人都在一群仆人的搀扶下才气喘吁吁地走到这里,没见人影⚘👩的那些土司头人,估计现在还睡在孟连宣抚司署的客房里——安家军带来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美酒太烈了,而且安家军将校个个海量,喝惯了甜腻腻低度米酒的土司头人们那副小身板哪里受得了?晚宴进行不到两小时就醉倒大半,其中包括身材高大、来者不拒的刀氏土司恭绣,在顾长风的特别照顾下,睡到今早还睁不开眼。
这个歇脚的地方是“卡瓦人🞞🕓”特意开凿的,紧靠百丈悬崖的一面,建起了个六角形草亭,三面用沉重的硕大石条砌成围栏,草亭北面树立的两根巨🕧🞶型原木表面已做碳化处理,原木上悬挂着羚羊头骨和🁡😲一对硕大的牛角。
鼻尖凝结细🔴密汗珠的朱蕴告诉安毅、顾长风和展到等人:“过了这两根柱子,就🞐📏算踏进卡瓦大寨的山门了,‘卡瓦人’在本地土语中的意思是住在高山上🜬🅑的人。他们心地善良,却也非常彪悍,是本地所有民族中仅次于回族的尚武民族。
“卡瓦族每个男子十三岁成年,族中头人都会给他剃发,然后接过🖺长者交给的♛一袋粟米和一袋山货,打着赤脚独自行走到东面两百多公里外的思茅城。粟米是路上吃的,山货是拿到思茅城卖的,卖得的钱正好是一支火铳的价格,成年的男子背上火铳、铁砂和足够打一百枪的枪药返回寨子,头人就为他举行祭祀仪式,从此他就算是大人了。”
众人惊讶之余,纷纷琢磨其中的深意。
展到非常佩服地说:“这个民族不简单,以这样一种近似残酷的方式,让族中青年得到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历练,试想一下,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独自一人背着一🂸📤袋米和一袋山货,行走三百公里,沿途的寂寞很多大人都受不了,他还得砍竹子做竹筒饭🐹,还要睡觉,而且还不能病🐳倒,以每天三十公里行程计算,他至少要走九天,到了思茅用山货换取猎枪和回程的食物,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孩子从未涉足的领域,对意志的磨练大有裨益,了不起啊!
“我认为,这一趟走下来,对每一个卡瓦男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独自经历了迷惑、恐惧、饥饿、绝望、信心、毅力和坚持等等,回来的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沿途所见所闻以及在交易中获得的经验,将会形成他们自己的人生观,而这一切,就在这短短的二十天内完成。咱们汉语里有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可真要干起来,谁舍得🛓?相比之下,这个卡瓦民族……彪悍啊!”
朱家几个齐声赞同,朱老爷子🙜🗪还大夸了展到一🞳😏🀚番。🔯
顾长风想到🔴的则是招兵,集中本😸🆍地各民族青壮,打造一支熟悉地形、拥有强大生存能力、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山地部队。🇰🜉⛼
继续走上山寨的路上,顾长风几个箭步来到安毅身边🕲🍠,悄悄说出自己的设想,正好与安毅🕦所想不谋而合,两人边走边说,极为投入,让走在前后的朱老爷子父女和朱耀良等人疑惑不已。
朱蕴本来还想给安毅几个讲讲卡瓦寨的风俗习惯,看到安毅和顾长风认真讨论的样子,只能🎠💝默默跟随。
距离寨子近百米,迎客的歌声🙜🗪已经传来,数十名红衣黑裙、身上挂满精🄈美饰物的卡瓦少女,在木鼓和三弦琴等乐器的齐奏声中,放声歌唱。
两队头扎黑包巾、身穿对襟无袖短装的青壮,腰挂砍刀,齐声合应,卡瓦寨头人领着一群耆老,已经捧着甜米酒🆥👧恭候。
安毅知道下帕瓦大寨与自己军队的关系🖦非常好,名叫更然的土司头人和代正良是歃🍈🆇🍚血为盟的把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