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门小说网>玄幻奇幻>就等你上线了 > 一十九章 、活人称谥
      同时,如果说考试制度因为这一场暴乱而被叫停,🟔得意的也正是💍🐥🂁这些大姓大户,察举制度之下他们原本干不过山东,现在好不容易自己玩了,眼见着就等到云开日出,结果又来了一个考试制!🄬🀧⚴所以如果斐潜一怒之下,废弃了考试制,换回原来的察举制度,自然就最好不过了。

      若说这些人是要诚🊢💂心和斐潜过不去,要借这个机会搞倒斐潜,基本上来说还不至于,因为这些人也是清楚,离开了斐潜这个招牌,怕是山西关中🚜也没有其他的人选可以有斐潜一般的声望,可以镇得住场面,但是不代表说这些人不会在斐潜这个招牌之下打一打自家的小算盘。

      斐潜摇头,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人都是有私心的,这是天性,无法🌄避免,更不用说是在汉代了,想要像是游戏一样,手下都是满值忠诚度,略有下降便加个薪送个破瓶子罐子什么的便可以划拉一下又升上来……

      不过,这些人其实也没有想到,斐潜和庞统🉅🄺要借这一次的机会,好好🌄整顿🜈一番,所以也同样冷眼看着,等着这些人掉进坑中来。

      治国理政,🞑📝🛳真的只是下个命令就能完事的?

      交代一句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钱财便不减反增?叙说一声什么利民政令下发了,百姓便可以立刻生活指数上升十几个华莱士?

      『此番之后,便改🊢💂吏治!』斐潜拍了拍桌案上的一大摞之前韦端杜畿等人写下的自陈表疏,『此等自陈职疏,且令文舒,德润二人先行批阅,再提交于某……』

      『以此为始,关中三辅,陇右河西,河东北地,汉中川蜀,各地官吏,均🜈自行先上陈表,以述职政……』

      斐潜说道,🞑📝🛳『吾辈自当为后世立规矩,岂能🉅🄺苟😻🆩且仰息先辈遗泽?吏治之考,当成定律!』

      『主公之意,欲复上计?』庞统问道。

      『上计』,就是汉代最初还算是比较清明的时候,展开的一项吏治工程。由地方长官,一般是各地郡守,定期的向朝廷上报文书,写明具体地方的管理治政情况,然后朝廷根据上计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定。

      原本规定,是每年的年终,都要有各🉁🄖地郡国的『上计吏』携带着『计簿』,到⚹🖓💐京🙴师上计,被称之为『长课』,就是每年交一次作业,然后三年要交一次大作业,被称之为『大课』。

      『上计』这个政策,其实在秦朝的时候已经有了,在汉代确立下来,形成比较完备的制度,甚至还有专门的律法,『上计律』,并且明确规定了两层的上计模式🏹🟄,也就是乡县先上计到郡国,然后郡国汇总再上报朝堂。一般来说,乡县上计在秋收之后,而郡国上计则是在🜘🂙🏉冬天岁末。

      上计的内容也有要求,包括户口,🗙🜆⛣垦田,钱粮,盗贼等等,一开始的时候上计也很受重视,甚至主持上计的是皇帝本人,最不济也要由丞相和御史大夫同时进行考核,丞相主要负责向皇帝汇报上计考核的情况和结果,而御史大夫则是负责审查核实郡国上计的真实性。

      汉武帝之时,对于上计非常重🇟🙵视,但是⚑🐫到了东汉时期,上计就渐渐的变成了尚书台的事情了,再往后来,就连尚书台都不太管了。

      而到了汉灵🞑📝🛳帝时期,就连皇室贵胄都敢借口说道路拥堵,拒绝和朝堂通信往来,更不用说什么上计或是大课了。

      同时,汉代最开始的时候,刺史是监察官,跟明朝的巡抚差不多,为巡行郡国,刺察守相,岁尽就要返回京师上奏,其奏事的时间正好🉈🅚是郡国上计的时间,所以原本刺史的奏事有非常大的作用,常常可以以此来鉴别郡国上计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