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开妍却安慰她:“不过就是俩箱子罢了,她不就是看着我要嫁的人眼馋吗?我给她俩箱子,让她眼馋去。”

    金氏这才觉得心里舒服了些,继续琢磨女儿的嫁妆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九月不冷不热的时候,看着好像还有好几个月,可一旦忙起来,才觉得日子不够用。

    偏偏儿媳妇还有孕在身,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不求人专门看着她就不错了。

    金氏就忙得不可开交,可再忙也没有让闺女忙自己嫁妆的道理,干脆就把家务事放了许多给吕开妍,自己在旁边看着些,就算是她有些不周到的地方,自己提点着些,这掌家的事情慢慢也就熟了。

    柴文道叔侄俩来拜访吕相的时候,吕开妍就第一时间知道了。如今他们俩入了翰林,再不像以前一样来得勤快,只有在沐休的时候才得空,他们家里也有一堆的事情,又不好每个沐休的日子都跑吕家,让人看着也不像样。

    她想着以前高媛说的话,特地选了柴文道爱吃的糕点,让人送到了祖父的书房去,又亲自去了厨房,捡着柴文道爱吃的菜做了几样。

    柴文道在柴伐北戏谑的目光下,坦然地下着筷子,享受着来自未来夫人的美意。吕相人老成精,一看桌上的菜色和两人的神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继续若无其事地道:“贤良夫人可说什么时候回来?”

    柴文道放下筷子道:“走的时候说少则一月,多则俩月,如今才走了半个多月,怕是刚到盛锡。”

    柴文道猜想的没错,高媛的确刚到盛锡。她打算从盛锡慢慢地一路买回去,免得船上装了太多货物影响速度。不过,订单却是来的时候就下了的,这样也给那些卖家留下充足的准备货物的时间。

    知义非常好学,高媛也尽心教他,要进什么样的货物,怎么付定金,怎么打听对方的信誉等等尽数倾囊相授。有的是她这些年自己积攒出来的经验,有的却是后世通过多个渠道学到的东西了。

    别说知义了,就连跟着伺候的桃红都觉得受益匪浅。

    而且最令知义感到佩服的是,高媛在订货的时候,要求对方打上“数风流”的商号。那字是柴伐北特意给她刻的章,高媛直接给人家摁在了包装纸上,章是绝对不留下的。

    知义觉得奇怪:“夫人,那个一般的店也就算了,为什么那些老店也要印咱们的商号呢?”

    数风流的商号,名头可远远不如人家的。

    高媛解释道:“咱们现在的名头虽然小,可不会永远都小。如果我们卖东西的时候,说这是什么地方什么老字号的东西,别人记住的是人家的名号,可不是咱们的。你记着,这是咱们店进货的规矩,要是有那不同意的,再好的东西也不要。咱们不能白白地替别人打响名头,要打也要打咱们自己的。以后人们一提起好东西来,想的是咱们的数风流才行。”

    知义懂了,一步不离地跟着高媛,看她如何跟人订货。见她并不一味只挑贵的,只捡那奇巧雅致的入手,便知道这是自家商号的风格了。

    到了盛锡的时候,却得需要盘桓几天,因为不管是朱家的紫砂壶也好,还是别家的紫砂盘也罢,都是已经烧制好了的,盖戳不易,得需要趁着泥还软着的时候印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