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就把知义留在了朱家,专门负责印戳。她要的数量多,朱家特地将三十几个熟手集中起来,全都给她做。饶是如此,也花了大半个月。
朱家那边有知义盯着,高媛就雇了辆车,带着桃红在盛锡城周围逛了个遍,随行的还有船娘和她的女儿。船主见自家闲在了码头,高媛还照付银子,觉得不好意思,主动地跟知义做了伴帮忙。遇到搬运货物的时候,也都招呼自己船上的那些水手。
盛锡是个大城,下辖好几个县城。高媛问了当地人,找了两个比较有特色的县城去逛了逛,顺便又买了不少看得上的东西。有的可以拿来贩卖,有的则纯粹是自家人把玩,还有的是可以拿来走礼的。
比如说盛锡出产的大头泥娃娃就是拿来送人的,吕相家一大堆孙子孙女呢,其中着实有几个比较小的,正是玩儿泥娃娃的时候。高媛还发现了一套特别有趣的,主角是一对男女,从青梅竹马到白首,年龄跨越了几十年,在不同的年龄段,还分别增加了小儿女等不同的角色。一整套下来,大大小小的足有一百多个。
她毫不犹豫地买了两套,准备回去一个儿子送一套。多好的讨媳妇欢心的礼物啊,那俩臭小子肯定不懂,她得帮他们想着。
她还在当地发现了特别漂亮的青瓷,颜色如雨过天晴一般,不用再另外着色,也不用看器型,但看颜色就格外地素雅。她一口气买了许多,怕被桃红她们发现,特地把她们支到别处去,自己去买的。
她尤其喜欢其中的青瓷瓶,拿来盛酒的话,差不多也就是一斤的量。这样的瓶子装上酒,还没喝怕就要醉了。
只是青瓷不好打印记,颇让高媛觉得遗憾。不过这样的青瓷,京城别的铺子卖的时候定然也不便宜,此地距离水路太远,这一路颠簸怕就要损耗不少,哪里像她这样有空间的方便?
她一个人开始了扫货过程,在原产地按出厂价购买,简直就跟白捡的一样,买的不要太痛快。
桃红她们几个见她独自出去转了一天,回来一副捡了大便宜一般开心,也跟着高兴,把从农家买回来的百合给她看。此地的百合也极为有名,高媛就是把她们派去买这个了。这种东西不必太多,只要给她几个种球,她能给养出许多来。去年的几根甘菊苗,如今在空间里就已经长到一大片了。
桃红她们转了好几个农家,每家都挑了最好的,一共买了几百个种球,一两银子都不到。
她们以为高媛是买来送人或者自家吃的,纷纷说农家很实诚,她们都是一家一家尝过来的,买的肯定是最好吃的。
不但买了百合,她们还发现了几户茶农,买了几十斤今年的春茶回来。高媛一共给她们二十两银子,还剩下五六两没花出去。
高媛便狠狠地夸奖了她们一番,附近的特产买了也有不少,便赶着车回盛锡。路上发现有新鲜的杨梅上市,还买了不少尝鲜。高媛觉得此地的杨梅甚好,个大味甜,便把种子扔进了空间种上,也不知道能不能发芽。
到了盛锡收了朱家的紫砂壶,一路顺流而下,只在其中的几个大城停靠了收原本定好的货物,也不多耽搁,直接回京城。
她也不让知义跑回家送信,船主把自家的水手尽数派出去帮她搬运,又在码头上找了些苦力,把让知义和桃红看着卸货,自己慢悠悠地回了家。到家的时候柴文道叔侄俩还没下衙,她把看门的知礼也派出去帮忙,自己换了衣服,好好地睡了个觉。等她醒来的时候,叔侄俩已经回来把货物都归置好了,倒座房里放不下,第一进的两侧厢房里也放了不少。
睡了一觉精神奕奕的高媛笑道:“还是家里好啊。”